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危机,按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前行长格林斯潘的说法,这很可能是一次百年未遇的危机。它不但影响到了世界经济,也影响到中国经济。从9月份以来,中国经济几个重要宏观指标急转直下, 从投资、工业生产、进出口,到汽车、钢铁、发电等很多产量指标,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中国经济现在正在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形成了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的经济形态。 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已经接近40%,而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出口依存度还不到20%。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出口的下滑,可能还不是一个短期的现象,它不仅是美国经济下滑造成对中国出口产品需求的减少,而还涉及到美国整个消费模式的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人零储蓄、超前消费,造成了美国国际收支大量逆差。而要长期保持这种生活模式,  就得靠发钱,靠金融衍生产品,靠吸引大量国外的资金来支撑本国的消费模式。 经过这次危机以后,这一模式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当美国人减少消费了,多储蓄的时候,作为一个硬币的另一方面,以出口导向为主的东亚国家与地区也要面临比较大的调整。我们很多的生产线、设备、矿山,甚至农民工的就业,相当一部分是供给美国和其它一些超前消费的国家的。当他们开始减少消费时,开始大量储蓄的时候,这些生产能力也突然就变得过剩了。

所以,要想成功地应对这次危机,就要启动我国的内需,把靠外部的需求的增长模式,变成一个以内需为主的增长模式。不管有没有这次危机,本来我们也是准备做这个调整的。作为一个大国,不能长期地把增长的需求都放在国外。

因此,对我们来说,既要应对这次危机的影响,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来扩大内需,调整我们的增长模式。

一个国家的内需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投资需求,一部分是居民的最终需求。所以,如何应对国际经济危机,核心的问题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怎么样使投资保持一个比较快的增长,以此来抵消一部分出口减少的影响,二是怎样把老百姓的需求进一步拉动起来。

在本周的个人博客里,我将围绕这个主题,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

一. 没有民间投资的配合,保增长的目标难以达到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进出口前景很不看好, 在剩下的投资与消费这两驾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中,消费是根本。 但是,消费的增加,涉及到收入增长,居民后顾之忧的减少以及消费习惯的变化,这些都要一些时间。因此,短期能够拉动经济的只有投资了。

投资又可分成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政府投资,一部分是民间投资。政府投资包括政府本身的投资,还包括一部分国营企业投资。民间投资则包括像私人企业、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投资等等。

为了启动内需,保证中国经济在未来两年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国家最近出台了4万亿的刺激经济的投资计划。应该说,这是迄今为止世界各国中出拳最重、出手最快的应对的措施。从出拳重的角度来看,我们这4万亿等于是GDP的15%—16%,而前段时间美国通过的7000亿美元的救市措施,只是占美国的GDP的5%左右。从出手快的角度来看,美国7000亿的救市计划比我们稍微早一些,但它主要还是以给金融金融企业注资,救金融企业为主。 对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大。 而咱们这4万亿是直接对实体经济进行刺激,直接对实体经济进行投资。奥巴马团队正在考虑一个6750亿美元至775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 但离真正出台还很远。

这4万亿的投资,相对每年的民间投资来说还是小头。 2008年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大约在16万亿左右。 在这16万亿里,国家和国营企业投资可能占5万亿左右,民间投资大约有11万亿左右。 以此概算, 2009年民间投资还要增加到13万亿左右, 才能保证中国经济有百分之八以上的增长。

然而, 从最近几个月的趋势看来,情况还是比较严峻的。过去民间投资比较活跃的很多领域,比如说进出口,房地产,矿山,包括钢铁,包括制铝等等这些领域,目前市场前景都不是特别看好。 以房地产为例,2008年11月房地产投资增长率仅为7%, 较上半年的30%以上的增长率急剧下滑。

明年的民间投资形势不容乐观。现在民营企业都在准备过冬,都在以现金为王。在面对一个大危机的时候,保持一定的现金,有一定的弹性,对单个的企业来说一个非常好的决定。但是如果所有的企业都这么做,就会出现一个合成谬误的问题。每个微观个体最优的决策,加在一块儿,很可能就是一个很坏的决定。

我们现在正面临这种情况。每个企业甚至每个家庭都以现金为王,那么宏观的总体需求就会急剧下降,经济形势不好, 企业就更不敢投资,居民不敢消费,而经济就会更差,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如何用每年2万亿的国家的投资来拉动出13万左右民间的投资,是中国保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

二. 没有民间投资的配合,促内需、调结构的目标也难以达到

民间投资除了对保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之外, 对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促内需、调结构的战略方针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经济更大的问题是在结构上的。 从结构上看,我们不但存在着内需不足, 外需依赖过大的问题, 也存在着投资过于集中在房地产、制造业等产业,而对经济发展中的短板领域,如中小企业、农业、农村、环境保护、节能、社会发展等领域投入不足。不改变发展方式,不调整投资方向,即使是靠财政投入短期内把投资促上去了,但很可能更加剧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使得已经过剩的生产能力更加过剩。 因此,借这次推行积极财政政策,国家要花一笔大钱的机会,如果能把经济的结构也加以调整, 则是一举两得,既保持了短期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保证了长期的结构优化。

要调整经济结构,首先就是要调整投资结构。民间投资在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已经占了70%以上。没有民间投资的配合,国家促内需、调结构的目标也不容易达到。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中, 在过热市场与扭曲的价格的影响下,民间资金大量地投入到房地产、进出口、钢铁、煤矿等当时回报率较高的领域,更加剧了经济结构的问题。

因此, 要调整结构,重点就要放在引导民间投资上,使民间资金能够更多地投入到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短板领域中,使民间投资成为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推动力。民间的投资是以回报率为导向的。 长期以来,民间资金之所以没有投入到那些短板领域,或者说这些领域之所以成为短板, 就是因为有价格的扭曲、政策的不到位而导致的在这些领域投资回报不高。要使民间资金能够转变投资的方向,就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 需要四万亿政府投资的配合。

关于如何引导民间的投资,见本人的另外几篇文章:“如何拉动民间投资”,“通过缓税帮助企业渡过当前难关”,“关注能再吸纳上千万农民工就业的大市场”,“ 发动停产企业参与农民工培训工作”,

“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支一招”等等。

话题:



0

推荐

汤敏

汤敏

107篇文章 9年前更新

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84年赴美国伊里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 Champaign)经济系学习;1989年获博士学位后被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聘为经济学家,负责东亚经济、区域间经济合作、亚洲债务、亚洲金融市场方面的研究;2000年调到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任首席经济学家;2007年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现任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 主要研究领域和著作:宏观经济分析,区域间经济合作、经济发展战略和国际金融业务,著有《亚洲成长三角区——区域间经济合作的一种新形式》(1994年牛津出版社出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成长三角区—理论与实践》(1996年亚洲开发银行出版社出版)、《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一、二、三集 (1989年,1992年,1996年商务出版社出版),以及亚洲、中国宏观经济、部门经济、金融改革及教育改革等方面的论文百余篇。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