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山姆大叔是如何支持太阳能发电的?(上)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汤敏
 

太阳能是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然而,因为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不仅比传统的火电、水电高很多, 比其它的新能源,如风电、核电以及生物能源发电等都高出不少。因此,尽管我国是太阳能板最大的生产国,全世界44%的太阳能板都在中国生产,但真正在国内使用的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仅有0.73%。我们知道,尽管使用太阳能非常环保, 但太阳能板的生产却是严重污染的。 当前, 我们急需要建立一个好的机制,使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能更多地惠及到我们自己。

最近, 笔者到美国出差,在一留学生朋友家中亲眼看到了他的屋顶上铺满了太阳能板, 生生地成了一个小型太阳能发电站。  从此他家不但用电不花钱, 还能日进“克”金。那么,他是如何从太阳神那里把钱给赚了出来的呢?山姆大叔又是如何把普通家庭都忽悠出来投资开太阳能电站的呢?美国政府又是用什么样的机制把投资者、电力公司、地方政府等各方的利益摆平的呢?这些机制对我国未来发展太阳能产业有什么启示?笔者将通过几篇短文来探讨

空手套白狼的小型家庭太阳能发电站

我的朋友家住新泽西州,离曼哈顿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几个月前,在联邦与州政府的慷慨补助的诱惑下,他在自己别墅屋顶上安装了一个小型太阳能发电站。说是发电站,其实也就是一套太阳能板加上一个把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一个小装置。  在阳光较好的情况下,这套装置每天能发50度电,阴天时能发20多度电。特别有意思的是,白天发电时他家的电表反着走,通过输电线路把电输进公共电网。晚上太阳能发电装置休息时,家里用的是电力公司的电。这时电表正着走。 这样一年下来,这一装置能发近10,000度电,与该户每年用的电基本持平。也就是说,他的家一年四季用电全部免费。如果碰上阳光丰年,发的电大于用的电,他还可以把多发的电卖给新泽西电力公司。美国有法律规定,电力公司要无条件地全额收购他家发出的电。这样一来,他家仅电费一年就能省下1800美元。

好事还在后头呢!

除了白用电之外,他家中的太阳能装置每发1000度电,新泽西政府就会发给他一张电票。这张电票可值钱了。新泽西的三家电力公司每个月要通过投标的方式来收购市场上家庭拥有的电票。电票价格根据市场的供需情况变化。你觉得未来电票的价格看涨,你还可以囤积居奇,等到价格更高的时候再卖。 有市场就有中介。 平时也有掮客挨家挨户来收购电票。 一切帮你搞掂, 不用你自己出面去交易。目前电票市场的行情为每张675美元。 为了防止电票市场崩盘, 政府还给电票价格一个520美金的保底价。这样下来,我朋友家一年发10,000度电,又有6750多美元的进项。

还有呢!

我朋友的这套装置连设备带安装一共花了60,000美元。山姆大叔对安装了太阳能装置的家庭还要给予一次性补助。他家光拿到的联邦与州政府的补助就高达30,000美元。也就是说,他真正的投资额仅为30,000美元。

他很有经营头脑, 这笔钱自己也不花,从银行中借。美国的银行对这种绿色贷款求之不得。  他用这套装置为抵押,从银行借了一笔15年的按揭贷款,每个月连本带息供170元,一年的要供2040美元。

因此这家人空手套白狼,一分钱不花,利用了自家的屋顶,联邦与州政府的补助,加上银行的贷款,抵消成本后每年就有近6510美元的收入,(1800+6750-2040=6510)日平均收入近17.8美金。 目前黄金价格为39美元一克。不能说他是日进斗金,但说日进“克”金还是名副其实的。因为这178美元可使他家每天能收进0.46克黄金了。

如果这30,000美元不从银行借,作为个人投资的话,则投30000元,每年进项8550美元(这时他就不用交月供),等于年回报率为28.5%,整个一个暴利项目! 比存在银行,比买股票划算多了。

不仅如此,美国的电价每年都在上涨,预计明年要涨30%,投资太阳能小电站,电费越高它的实际回报就越高。

在这样的诱惑下,明白的人不去投资也难,更不用说是充满了企业家精神的中国留学生们了。事实上,不但是首批装上太阳能电站的大多是留学生家庭,连提供这些安装服务的也都是留学生开的公司。  不用说,这些电站所用的太阳能板,都是从中国无锡进口的。

那么,美国政府又是如何逼着电力公司去购买如此之昂贵太阳能电,又是如何摆平各方的利益的呢? 我国又能从中学到什么呢?

且听下回分解。

话题:



0

推荐

汤敏

汤敏

107篇文章 9年前更新

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84年赴美国伊里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 Champaign)经济系学习;1989年获博士学位后被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聘为经济学家,负责东亚经济、区域间经济合作、亚洲债务、亚洲金融市场方面的研究;2000年调到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任首席经济学家;2007年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现任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 主要研究领域和著作:宏观经济分析,区域间经济合作、经济发展战略和国际金融业务,著有《亚洲成长三角区——区域间经济合作的一种新形式》(1994年牛津出版社出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成长三角区—理论与实践》(1996年亚洲开发银行出版社出版)、《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一、二、三集 (1989年,1992年,1996年商务出版社出版),以及亚洲、中国宏观经济、部门经济、金融改革及教育改革等方面的论文百余篇。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