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关于开展退休教师到贫困地区支教活动的建议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均等化与民生工程的推行,我国农村教育的硬件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由于缺乏高质量的教师,农村教育的质量还有待改进。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因当地生活、工作条件较差,很难能吸引到较高质量的教师到那些地方任教。

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中小学学生在逐渐减少,为腾出更多的岗位给年轻人,到了退休年龄的老师绝大部分都离开了工作岗位。以南宁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65岁以下的退休教师共   人,其中,中学教师    人,小学教师   人。

一方面是贫困地区极缺有经验的教师,另一方面大量的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却闲赋在家。这无疑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近年来,两会代表也多次呼吁组织退休教师下乡支教,但因缺乏一种可行的模式,退休教师下乡支教仅限于一些零星的个人行为。

我们建议用一种有创意的模式,把那些愿意贡献自己余热的退休教师较大规模地组织起来,到贫困地区去支教。

这一活动,最好是采取民办公助的模式,由民间来组织,发动退休教师志愿参与。由民间参与组织这个活动,可以充分发挥民间灵活、创新的优势。有问题他们往往民间组织自己能解决,不会给政府有关部门添太多的工作负担。

要发动更多的退休教师到乡支教,还要解决一些技术细节问题,一是对每个下乡教师要上一份意外伤害险,以防出现意外事故时,增加支教人员家庭的负担,二是要有一些住宿补助以及交通费补助。这些退休教师不是为了挣钱而下去支教的,但也不应该为此增加他们的财务负担。可以通过企业赞助,或是从国家的教师培训经费、扶贫经费中拿出一点钱来,给予微薄的补助,以体现公助的特色。

发动退休教师到农村去支教也是一个参与各方多赢的好事。贫困地区山青水秀,空气质量又好,在那里生活工作一段时间,也等于是工作兼疗养。对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教师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

这一活动的意义还不仅在支教上。事实上,各行各业都有大量有退休干部、工程师、管理人员、工人等等。这些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中间也不乏热心人,愿意为农村,为社会贡献一点余热。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过上山下乡的经历,对农民、农村都有很深的感情。现在的问题是他们如同一盘散沙,散落在社会的各处,形不成一个合力。从支教这个社会需求量大,最迫切,又没有负面影响的领域开始,可以摸索出一个政府,民间与社会相结合的加快农村发展的新模式来。如果南宁市能够在这一问题上有所创新,就能为我国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上闯出一条新路来。

对这一新生事物,应该先试点再推广。为此我们建议:

一、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以南师校友会为主体,组织一个民间支教试验项目。先由热心此项事业,又有一定组织能力的退休教师组成一个班子,对农村的需求,地点的选择,以及支教的模式进行精心设计,尽早拿出一个详细方案来。

二、有关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协调这一试点,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政府层面上的问题,并给予必要的试点资金上的支持。

三、试点规模不宜过大,以上示范课为主。支教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每人每年以一到二个月为好。可以采取多次参与的方式。

四、为保证试点的成功, 试点也要有竞争。可以考虑同时在两个县开始试点。这样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地点的选择可以采取招标的方式,让那些一把手重视,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先试。

五、加强宣传,让社会广泛知晓这一退休人员发挥余热的新模式,争取逐渐把这一活动扩大到其它的领域。

(前南师短训班学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汤敏)

联系方式: tangmin@cdrf.org.cn

13910656312

话题:



0

推荐

汤敏

汤敏

107篇文章 9年前更新

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84年赴美国伊里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 Champaign)经济系学习;1989年获博士学位后被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聘为经济学家,负责东亚经济、区域间经济合作、亚洲债务、亚洲金融市场方面的研究;2000年调到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任首席经济学家;2007年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现任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 主要研究领域和著作:宏观经济分析,区域间经济合作、经济发展战略和国际金融业务,著有《亚洲成长三角区——区域间经济合作的一种新形式》(1994年牛津出版社出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成长三角区—理论与实践》(1996年亚洲开发银行出版社出版)、《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一、二、三集 (1989年,1992年,1996年商务出版社出版),以及亚洲、中国宏观经济、部门经济、金融改革及教育改革等方面的论文百余篇。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