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农民工真的“荒”了吗?
 
近日我也凑了一个热闹,在新浪上开了一个微博。通过一个小小的微博没想到真的找到了不少有共同兴趣的粉丝。我的一个关于农民工荒的微博还引起了一些争论。 在此我再花点时间,把自己对农民工荒这一热点话题的想法更详细地说一说,希望引起更多的讨论。

我在微博中是这样写的:

“今天才初10, 从前几天起媒体上就铺天盖地地宣传农民工荒。 是否早了点?农民工一般要到过完元宵节才出来呢?这样的忽悠会不会误导农民工,误导企业。今年可能农民工就业形势好一些, 但也别太乐观。 不然有关部门就会认为不用管农民工就业了,不用帮助小企业发展了。”

农民工荒的问题其实不是个新问题。 两年前中国经济偏热时就曾在部分地区出现过企业招人难的现象。 去年四季度中国经济经恢复到两位数的增长。更加上近年来农村的收入也在增加, 进城打工收入与在农村种植收入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因此,今年再出现一些地区,一些工种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现象不足为奇。

但是, 从宏观上来看, 农民工荒应该不会像这两天媒体上炒作的那样的严重。一般农民工要过了元宵节后才出来打工。(当然不排除一些农民工会出来得早一些)况且, 春节后这段时间火车票、汽车票特别难买, 也限制了农民工进城的规模。而把春节后几天出现的农民工荒的现象过度渲染成一种普遍的,长期的现象,可能会产生一些误导。这可能人为地造成紧张气氛,还可能造成一些农民工对工资产生过高的期望, 或者出现劳动力过多地涌入到所谓的高工资地区,而拿到高工资可能只是个别现象。

当然,让媒体忽悠一下,能把农民工的工资炒高了,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企业本身需要有一个工资成本的调整过程。劳动工资的增加的幅度也不能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太多。否则,或者出现很多企业付不起高工资而被迫停产, 或者企业把成本的增加都打入价格上, 最终引起通货膨胀。 结果是表面上工资是加了,但农民工的购买力并没有增加,甚至还有可能减少。

怎么办?

根本的办法是实事求是。 对农民工是否“荒”了, “荒”的程度如何, 要再观察一段时间,至少要到农民工基本到位后才下结论。 当前,有关部门应该加大用工信息的透明度与准确性, 通过网络,广播、以及其它渠道及时地把用工的需求与收入条件传播出去,使每个农民工在进城前有充足与准确的信息,帮助他们用脑、用脚来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地方、合适的工作以及合适的工资收入。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汤敏)

话题:



0

推荐

汤敏

汤敏

107篇文章 9年前更新

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84年赴美国伊里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 Champaign)经济系学习;1989年获博士学位后被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聘为经济学家,负责东亚经济、区域间经济合作、亚洲债务、亚洲金融市场方面的研究;2000年调到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任首席经济学家;2007年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现任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 主要研究领域和著作:宏观经济分析,区域间经济合作、经济发展战略和国际金融业务,著有《亚洲成长三角区——区域间经济合作的一种新形式》(1994年牛津出版社出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成长三角区—理论与实践》(1996年亚洲开发银行出版社出版)、《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一、二、三集 (1989年,1992年,1996年商务出版社出版),以及亚洲、中国宏观经济、部门经济、金融改革及教育改革等方面的论文百余篇。

文章